2017年,科技部公布了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其中XTF被列为建设智能语音国家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2018年,来自人脸识别相关产业项目技术的云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核心创新项目。南都科创上海户口网分析了两家公司的发展轨迹。虽然有不同的发展轨迹,但两家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9月5日,科技部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指导意见》,指出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区发展为重点,粤港澳建设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再次强调,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支持密切相关。为此,南都科创上海户口网梳理了2017年以来上述重点地区和一线城市出台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寻找不同地区城市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的异同,找出不同地区城市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 五省政策比较 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第35号《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第35号),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国家政策层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后,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全国数十个省份出台了落实35号文件的地方行动计划。 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连续两年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北京、广东、上海,在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指数综合排名中,浙江、江苏排名一。 上海户口网以一梯队地区为范围,对比分析了基于35号登陆的主要人工智能政策,发现这些省份列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任务。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推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科研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是地方政策的共同点。其中,北京、广东、浙江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都把科研创新内容放在首位,而上海、江苏的政策规划中,人工智能产业的应用更为突出。此外,北京、上海和广东都提到了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北京、广东和江苏都提到了人工智能平台的发展。 根据互联网世界相关产业研究,人工智能产业政策规划的重点任务主要涉及人工智能产业链、人才和平台建设。其中,产业链建设best为重要。据了解,人工智能产业链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其中基础层主要包括人工智能芯片、GPU、传感器等硬件和云计算,主要用于提高计算能力和数据质量;技术层面主要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这是算法和计算能力的主要驱动力。目前,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基础水平和技术水平需要大量的科研创新,这也是地方五项政策把科研创新作为重点任务的原因。 北京市在“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升级”下,将加快人工智能集成的应用场景分为制造业、农业、物流、金融等两大方向。在“建设智慧宜居社会”下,它包括了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需求。 四个一线城市的政策比较 1个 科研创新 广州重科大区协调发展与深圳重科创新 2019年9月5日,科技部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城市是区域人工智能发展的主体单位,对人工智能大城市的政策研究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在此基础上,南都科创上海户口网总结分析了四市在科研创新、产业应用和配套措施等方面的政策重点任务,并从北部的上光、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政策方面,总结了四市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政策的特点。 通过比较整理发现,在科研创新方面,除广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均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除深圳外,北京、上海和广州也提出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其中,北京和上海在科研创新方面有着相同的政策取向,广州和深圳则根据各自城市的优势提出了自己的特色。 广州市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中优势,提出了一批以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为重点的创新平台,以及以引进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区域合作。 在产学研应用和成果转化方面,广州市政策提出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组织建立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协同创新联盟,促进协同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共建技术创新中心。提出选择一批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建设,大力培养专业技术转移人才。 在开放创新方面,广州市政策提出鼓励创新创业者以多种方式开展国际创新合作,引进国际孵化、研发和创新合作平台,并提到促进广州、深圳、广州、香港和澳门的创新交流与合作。 另一方面,深圳充分发挥在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中的优势,将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深度结合。与其他主要依靠科研院所和实验室平台的城市不同,深圳整合了“推进智能产品创新”和“分层培育产业集群”的任务,提出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关键零部件,支持人工智能产品创新。包括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链基础层核心的智能芯片和智能传感器技术,深圳计划依托龙头产业集群发展。 2个 工业应用 上海重城市的整合与应用 在产业应用方面,北胜、广州、深圳四市均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融合,打造和发展产业集群。但是,从文本权重来看,四个城市的产业应用重点仍存在差异。其中,上海更注重扩大人工智能融合的应用场景,将融合应用的政策放在产业集群发展之前,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均优先发展工业集群。 北京、广州、深圳都在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其中,北京市以中关村园区为发展重点,于2017年10月发布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工智能产业培育行动计划》。从政策内容来看,中关村园区的预期产业规模与广东省相当,到2020年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500亿元,中关村园区有望进一步提升相关产业规模。高,5000多亿元。这也表明,北京人工智能产业集中度一直比较高,主要集中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广州和深圳的特点是联合开发了几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其中,广州市把建设一批价值创新园区作为产业集聚的主要着力点,提出重点建设十个价值创新园区,其中三个园区在随后公布的《广东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列入重点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名单。深圳还列出了10个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区,涉及深圳高新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罗湖、盐田、宝安、龙华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2019年)”六项一级评价指标中,广东在“政府应对能力”方面排名一。具体而言,该指数评估了2018年本地区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和人工智能产业园区的数量。广东在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数量指标上遥遥领先。根据评价指标,截至2018年底,广东共有人工智能产业园区33个,位居全国一。 事实上,根据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是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建设,对促进珠三角城市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北京和上海在人工智能的主要政策中分别提出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但在规划中并没有明确列出工业园区的具体发展和定位。广东不仅在规划中明确了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黄埔智能装备价值创新园等10多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还启动了人工智能产业园区的应用和评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三 支持倡议 广州的扶持政策best具体,深圳的人才扶持best突出。 除科研创新和产业应用政策外,四市在政策主要任务中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包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人才政策等。 与四个城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相比,广州不仅项目相对较多,而且项目也较为具体。特别是在用真金白银全方位支持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给予了明确的扶持资金实力。包括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新设研发机构提供高达1亿元的资金支持;每年10亿元支持一批重大创新项目;引导设立100亿元产业基金。统计显示,广州的政策中有16项具体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市2018年出台的22项《加快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中,还提出了建设100亿元规模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据了解,该基金总目标规模为100亿元,分阶段设立,初始规模为10亿元。投资范围面向长三角,以G60科创走廊(上海市松江区、嘉兴市、杭州市等8个城市)为产业腹地,主要投资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链项目,包括智能家居的基础芯片、传感器、算法和应用层。智能驾驶和智能医疗企业。 除了产业引导基金和金融支持外,与人才相关的支持政策也是支持举措的重点,尤其是在深圳。在深圳的政策中,明确提出要集聚培养高端人才,打造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在具体措施中,深圳提出要准确引进高端人才,建立急需和动态更新的人才目录,加强基于市场发现、市场识别和市场评价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人工智能人才评价机制,重点引进核心技术领域的领军人才队伍。同时,还强调加强与港澳等国家科研机构的合作,重点通过智力引进项目引进国际人工智能顶尖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观察 中国将建设约20个人工智能试验区,广深有望携手拿到“入场券” 9月5日发布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到2023年,全国将建设约20个试验区。上海户口网了解到,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先后申请建设试验区,并获得科技部批准。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指导意见》可以看出,粤港澳大湾区已被纳入布局。广州和深圳这两个核心城市有望在近期携手拿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入场券”。 当日,深圳党政代表团访问广州,签署了《广州和深圳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6年后的2013年后,广州和深圳也签署了该协议。 今年3月,南都科创工作室发布了《科创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报告》。报告指出,广州研究院集中,政策支持有力,第三产业发达,而深圳企业研发氛围浓厚,高新技术制造业优势明显,企业创新活力强。科技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空间。此次签署的《广州、深圳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也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放在首位。 通过对广州、深圳两市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主要政策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两市的政策有各自的特点和亮点,与两市的比较优势密切相关。在人工智能领域,特别需要科研与产业力量资源的合作,这与广州、深圳的比较优势相契合,因此该领域广阔而深入的合作空间越来越明显。 注: 省级政策对比表北京:关于加快北京市科技创新和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指导意见上海:关于在上海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意见广东: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广东省规划;浙江省: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江苏省:江苏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实施意见。 北京市城市政策对比表:《关于加快北京市科技创新和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指导意见》上海:《关于上海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广州:《广州市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深圳:深圳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